时代新人强国行
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怀柔·德润·助振兴”实践团
赴怀柔区道德坑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组织老员工实践团投身乡村和基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大思政课”中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引导广大师生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
为了解首都乡村振兴模式,7月中旬,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怀柔·德润·助振兴”实践团走进怀柔区宝山镇道德坑村,深入乡村一线开展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主题是“当一日村书记助理”,由实践团成员们担任道德坑村高为民书记助理,跟随他的脚步深入了解一线村支书的工作日常。实践团决定用vlog记录这有意义的一天。
在开展实践活动之前,成员们对高为民书记进行了访谈,详细了解道德坑村的发展史和当前村庄建设思路,对接下来的工作有了初步印象。

村书记的一天是从村内红色基地开设的,清扫烈士陵园的墓碑,查看红色基地场馆卫生情况,高书记告诉实践团:“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烈士们打下来的,我们不能忘了他们。”看望完烈士们,实践团跟着高书记巡河、巡田、巡林。高书记说:“每天我都要来走一遍,看起来一日复一日地重复,但是每天都有新东西。发现有影响村容村貌的地方,拿手机记录下来回去研究,及时解决。”

走在村间小道上,时不时碰到出去劳作地村民,实践团观察到,高书记会停下来与每位村民聊几句家常,问候家庭情况。从言语中可以听出村民们对书记的爱戴与感激。
随后,实践团跟着高书记到百草园里翻翻土,看看草药的生长情况;到为行动不变的村民提供饭菜的养老驿站“温馨家园”后厨叮嘱卫生,听负责人介绍说驿站里的一些问题,书记立马打电话通知两委来开会现场解决。听着两委们的讨论,成员们感慨基层工作的琐碎与不易。
拍摄结束后,实践团学习高书记的工作方法,到田间地头采访了部分村民,了解他们的家庭收入情况、家庭成员分布、对村庄建设的展望与设想等等。通过采访,成员们对乡村的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体会到基层工作的复杂性与重要性。这一次实践经历,让实践团成员们褪去了对基层工作的理想化想象,也让他们看到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正是无数基层工作者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回应期盼,才织就了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


前期,实践团通过线下线上多种方式在怀柔区道德坑村开展了社会实践,相应成果获得“青创北京”2025年“挑战杯首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青振京郊”乡村振兴专项赛一等奖。后续,实践团将持续在道德坑村开展实践获得,为村庄的发展与振兴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在社会“大思政课”中增见闻、长才干、作贡献。
实践感悟
早起带着些许困意,我便踏上“一日支书助理”的征程。巡河、巡田、巡林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却是高书记这些年来一遍又一遍重复而又不觉得枯燥的日常,走一走看一看,遇到影响村容村貌的地方,就拿起手机拍一拍,从而能够及时对症下药。路上遇到村民们一两声亲切的问候,到百草园里翻翻土看看心中的草药生长情况,在养老驿站温馨家园后厨的卫生叮嘱,以及红色基地相关工作的安排等等,让我觉得高书记不仅是一个领导,更像是村里花草河流林田以及村民们的朋友。
高书记用实际行动让我真切的感受到基层工作者的不易,让我感受到了基层工作不仅要有肯吃苦的毅力,更要有解决问题的智慧,在调解村民之间矛盾时要用正确的方法,在设立一个目标实施一个方案时,要合理分配工作,调动各方力量积极促进它的完成。当星辰布满天空,我忽然理解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深意。村支书助理的身份,不仅是辅助者,更是乡村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见证了无数基层工作者织就的乡村振兴宏伟画卷。未来,这份扎根泥土的感悟,将成为我人生中最珍贵的成长印记。
—智造241班 张淋睿
我作为摄影助手完整记录道德坑村高书记的一天,收获远超预期。从生机勃勃的稻田里书记俯身捻稻谷、与老农细算成本的务实,到充满希望的百草园中他展望电商直播、谋划品牌发展的远见,再到庄重肃穆的红色教育基地里他讲述先辈故事、强调精神传承的深沉,我的镜头竭力捕捉的不只是行程,更是责任与温度在每个细节的流淌。这趟行走让我深刻理解了基层工作的千头万绪和书记这个角色的不易与分量,他既是了解土壤虫情的“土专家”,也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探路人”,更是凝聚民心、传承基因的“领航者”。原本只想做好技术记录的我,在这份沉浸式的观察中,由衷生发出敬佩之情。书记平实的语言、扎实的脚步和深远的筹划,无声却有力,让我真切看到了一项项政策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化作生长的稻谷、新兴的产业和凝聚的力量。乡村振兴的宏伟叙事,原来就镌刻在这些关乎柴米油盐的真问题里,闪耀在村干部日复一日为民服务的星辰里。这次实践让我明白,“为人民服务”从来不是口号,它就在书记被汗水浸湿的衬衫里,在村民绽开的笑容里,在镜头框下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次真诚互动里,这堂由脚步丈量出来的“大思政课”,远比书本生动万倍,它教会我扎根基层的意义,也照亮了我未来学习和成长的方向。
—工业241班 冯天润
我在道德坑度过了非常充实美好的三天,村里很干净,有自己的垃圾处理厂,道路旁有小河和登椅,让人感觉好惬意。担任高书记的助理,让我深有感触。我很钦佩高书记的决心和毅力,为了方便村内老人的生活,带头建立了老年驿站,为行动不便的村民提供饭菜,还给村里老人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给他们提供了一些额外的收入,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通过村民采访,了解到村民对村庄的改造和建设都很满意,老人家们在河边悠闲地乘凉,让我看到了幸福生活的具象,也让我真心想感谢每一个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的人。
—工业241班 古雨顺
当你有机会深入一位基层书记的日常,你会发现,那些宏大的乡村振兴叙事,最终都落实在了田间地头的脚步、百姓眉间的关切和面向未来的规划之中。这一天,我的镜头试图记录的,正是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与化不开的温度。
用镜头记录人与土地的情感,通过细节展现故事,这远比一张标准的会议照更有力量。我努力让环境成为叙事的一部分,金色的稻浪、蓝天白云和人物的互动,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真实的乡村画卷。
在这里,我看到了基层书记作为“发展带头人”的另一面。他的工作不只是维持现状,更是要为村庄的未来谋篇布局。这需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科学的规划能力和强大的执行力。正如党务工作要求的那样,基层党组织需要加强政治领导,推动改革发展,这在书记身上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
我意识到,一名优秀的基层书记,必须是“多面手”:他是懂农业的“土专家”,是谋发展的“企业家”,也是聚人心的“引路人”。这一天的经历,不仅是一次宝贵的工作学习,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它让我明白,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正是由这样一个个坚实的脚步、一次次真诚的交流和一颗颗为民服务的初心,一笔一划绘制而成的。
—车实241班 张舒润